臺海網(微博)12月27日訊 據中新社報道,2011年1月1日,《讀者》成為第一本經核烤肉准入台發行的大陸期刊,至今仍是唯一。
  《讀者》雜誌社社長富康年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:“三年時間,《讀者》堅持‘遠離腥膻色債務整合,弘揚人性真善美’,人文‘靈魂’逐漸適應了臺灣‘土壤’。”
  《讀者》1981年3月在蘭州房屋二胎創刊,最高月發行量曾達1003萬冊,目前每月發行量750萬冊,亞洲排名第一、世界綜合類期刊排名第三,累計發行近15億冊,在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售。
  “《讀者找房子》初入臺灣市場時,臺灣整體對大陸雜誌並不瞭解。”富康年介紹說,《讀者》最初在台發行量每月僅5000餘冊,如今已增長到每月20000冊。
  進駐臺灣前,《讀者》雜誌社對臺灣市場做過充分調研。“臺灣有2300多萬人,期刊市場成熟,整體運營與國際接軌,競爭非常激烈,同類刊物發行並不大。”富康年說,《讀者》能在支票借款臺灣“生根發芽”實屬不易,主要依靠三大“法寶”:內容健康、文風清新、品位高尚。同時,讀者雜誌社加大宣傳和營銷力度,維持相當的熱度,從而使雜誌為越來越多的讀者知曉、認可。
  《讀者》以繁體版的月刊在臺灣地區公開發行,對臺灣讀者“格外體貼”。富康年說,臺灣《讀者》每月一期,內容精選自大陸版每月兩本的《讀者》,發至臺灣後,由當地編輯進行語言和文字上的轉換,變為符合當地語言習慣的文字,重新設計版式後再在臺灣出版發行。
  為融入臺灣本土文化,《讀者》每年還舉辦多場“讀者分享會”。富康年說,臺灣一位93歲的讀者每年都報名參加“讀者分享會”,在現場和主持人及其他讀者一起分享閱讀的心得;一位臺灣的大學老師,以《讀者》作為他授課的資料,每期都堅持購買。《讀者》的編輯社還常常接到來自臺灣讀者的電話,詢問投稿及購買事宜。
  富康年說,《讀者》連續三年參加臺灣最盛大的書展——臺北國際書展,不少讀者當場訂閱。此外,《讀者》雜誌作為優勝者獎品對臺灣最有影響力的學生作文比賽“聯合杯作文大賽”進行了贊助,獲得了學生讀者的認可。
  “《讀者》不僅僅是‘心靈雞湯’,更是瞭解大陸生活的真實窗口。”富康年說,《讀者》與大陸民眾的生活關係密切,從年輕的學生到白髮蒼蒼的老人,從“陸配”到留學生,他們通過《讀者》的平臺進行交流,更直觀更深刻地感受到大陸的人情世故、經濟文化、社會發展。
  《讀者》在臺灣保留了大陸版朴素淡雅的外在風格。富康年透露,為進一步融入臺灣市場,學習臺灣先進的出版理念,2014年確定將《讀者》改為彩色印刷,定價不變。
  此外,富康年還說,《讀者》2014年計劃在臺灣推出一個客戶端,以數字化形式作為《讀者》臺灣版的輔助閱讀工具。(完)
  責任編輯:吳生林  (原標題:《讀者》入島3年:人文“靈魂”適應臺灣“土壤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chip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